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简称“两热”)属于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临床症状主要以发热、关节痛/关节炎、皮疹为主。随着气温升高、降雨增多,蚊虫进入孳生活跃期。近期部分省市“两热”疫情均进入快速上升期。为做好“两热”预防工作。切实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特提示如下:
一、参与蚊虫消杀。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及时清理积水,减少蚊虫繁殖。重点排查房屋前后、花园、阳台、天台、水池、树洞、绿化带等地,及时清理废弃容器、轮胎、杂物、塑料垃圾等物品内积水;保持阳台、屋顶、院落等区域排水通畅,防止雨水淤积;对水缸、水箱等储水容器,要加盖密封,避免蚊虫进入产卵;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洗瓶(每周至少1次),勿让花盆托盘留有积水。
二、做好个人防护。主动了解“两热”传播途径、症状表现及预防方法,加强老人、儿童、孕妇等重点人群防护。居家时,安装好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电蚊拍、灭蚊灯以及环保型蚊香、喷雾等工具防蚊灭蚊。外出活动时,建议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在皮肤裸露处涂抹驱蚊产品;尽量避开清晨5至7时、傍晚6至8时蚊虫活跃时段,减少在树荫、草丛、池塘边等潮湿阴暗处停留。
三、加强自我监测。外出前,请提前了解目的地“两热”流行情况,做好防蚊准备。从“两热”流行地区返回后,14天内留意自身健康状况,如出现突发高热(体温超过39℃),伴随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剧痛,或皮肤出现皮疹、牙龈出血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诊时主动告知旅居史和蚊虫叮咬情况,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两热”可防可控。预防蚊媒传染病,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和坚持。让我们从身边做起,主动做好预防工作,保障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