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升福州市入境旅游服务升级,完善涉外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支持与指导下,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携手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主办,海丝国际旅游中心承办的“海丝蓝飘带”外语讲解员集训营第一阶段理论培训已于近日顺利完成,并于8月14日至20日组织开展户外实地培训。
该项目作为福州市文旅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培养一批具备国际视野、专业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文旅翻译讲解人才,助力福建、福州打造世界级知名旅游目的地。
第一阶段的理论培训课程结束后,迅速进入了实战演练阶段,8月14日-20日学员们走出课堂,开启户外实训模式。深入福州文化旅游地标——船政文化景区、烟台山历史风貌区、三坊七巷、海丝国际旅游中心,通过“示范教学+重点解析+现场模拟”的方式,全面提升学员的中英文讲解能力与导游专业综合素质。
(一)三坊七巷:深挖闽都文脉,讲好名人故事
作为闽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三坊七巷片区承担着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使命。在实训过程中,导师现场演示如何将严复、冰心、林觉民等名人的生平故事娓娓道来,针对代表性文化符号内涵深度解读。学员们随后分组模拟,练习在中英文切换中准确把握闽都文化的深厚底蕴,既要传递历史厚重感,又要让讲解生动有趣。
(二)烟台山:融汇万国风情,诠释中西交融
在被称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烟台山历史风貌区,实训聚焦于中西文化交融的主题。导师示范如何梳理清晰的历史脉络,将领事馆、教堂、商铺等建筑背后的故事串联成线。学员们在这里重点训练跨文化讲解能力,学习用恰当的语言和视角,向国际游客诠释这段独特的历史记忆。
(三)船政:传承百年船政,弘扬工业精神
在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船政文化景区,实训围绕船政历史与精神展开。从船政衙门到轮机车间,导师们详细讲解近代造船工业的发展历程,并演示如何将复杂的工业历史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讲解词。学员们在此重点培养系统性讲解能力,学会用中英文双语介绍船政文化,传递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民族工业精神。
(四)海丝中心:融汇古今丝路,引领文旅新篇
作为“海丝”人文交流与旅游合作的重要平台,海丝国际旅游中心为学员提供了现代文旅融合的实践场景。实训聚焦国际旅游推广、跨文化服务与数字化解说等新内容,培养学员运用创新方式讲述丝路故事,传播新时代“海丝”文化,助力福州文旅在国际舞台展现新形象。
实训课程设置丰富多样,涵盖讲解技巧、文化解读、接待礼仪等多个方面。学员们不仅学习如何准确、生动地进行中英文讲解,还掌握了与游客互动的技巧、应急情况处理等实用技能。通过现场模拟训练,学员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本次实训活动是福建、福州文旅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实践,通过系统化、专业化、注重实践应用的培训,有效提升学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