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开展众多非遗活态展示展演活动,涵盖研学互动、街头快闪、民俗体验、沉浸式演出等丰富内容,邀八方来客共赴假日之约,一起玩转非遗,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碰撞出的奇妙火花。
匠心承载信仰力量,红色非遗“亮”起来
“薪传回响——闽都工艺里的红色印记”福州非遗主题展持续升温,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前来观展。展览荟萃众多蕴含红色历史故事的非遗精品,生动展现红色精神与闽都传统技艺的融合。参观者驻足观赏,在品味工艺之美的同时,聆听作品背后的红色故事,重温峥嵘岁月。数字互动设施与盖章打卡区亦是人气焦点,为参观游玩增添了许多趣味。游客们兴致勃勃地参与体验,收集印章作为留念。
视听盛宴燃动全场,传统艺韵“潮”起来
双节期间,展示馆举办古厝戏台·福州伬艺专场演出、闽剧街头快闪表演,为市民游客献上视听盛宴。古厝戏台上,福州伬艺唱腔悠扬婉转,让观众在古厝氛围里沉醉于独特的闽都声韵。地道的福州俚歌伴着生动的表演,赢得现场阵阵掌声。闽剧演员身着精致戏服走上街头,以矫健利落的身手、刚劲洪亮的声腔演绎经典选段。传统艺术与现代快闪的碰撞,瞬间点燃全场热情。不少游客举着手机记录下这“穿越感”十足的时刻。
指尖触摸匠心温度,非遗研学“动”起来
双节期间,每日不重样的沉浸式非遗研学体验活动,成为市民游客亲近闽都传统工艺的“桥梁”。茉莉花膏古法制作技艺传承人郭斌系统展示了从原料甄选到凝脂定香的传统工序,芬芳馥郁,沁人心脾。寿山石雕传承人郑贤敏全神贯注,运刀如笔,于方寸石料上尽显造化之功。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梁今现场指导针刻戗金技法,针尖划过,金粉流转,推光之后显现华美纹样。活动现场,市民游客或专注观摩,或亲手实践,在阵阵花香、刀笔声声与泥土气息中,深刻感受着福州非遗技艺的生命力与深厚底蕴。此系列活动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跨越古今的对话,让千年非遗在当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解锁传统节日仪式感,中秋民俗“暖”起来
10月6日中秋节当天,展示馆开展了福州中秋节俗体验活动,节日氛围格外浓厚。福州市闽都乡学讲习中心的方杰老师和文化志愿者为市民游客介绍了“摆塔”、“摆鳌山”、吃鲤鱼饼等福州中秋传统节俗,并邀请大家一同品尝传统礼饼。“摆塔”趣味民俗游戏前挤满了人。大家小心翼翼地将瓦片层层堆叠成塔,比一比谁搭得更高、更快,在协作与欢笑中感受中秋的暖意。展示馆还贴心准备了节日好礼,让大家在体验民俗的同时,收获满满的双节祝福。
青春力量续非遗薪火,小小讲解员“声”入人心
假日期间,展示馆每日开展公益讲解活动。一群身着志愿者服装的“小小非遗讲解员”成为别样的风景线。“小小非遗讲解员”神情专注,用清脆稚嫩的童声,逐一介绍非遗项目、技艺细节以及作品背后的故事。孩子们的讲解条理清晰、生动有趣,为市民游客的观展体验增添了不少乐趣。不少游客驻足聆听,为孩子们的精彩讲解点头称赞,感受非遗代代相传的蓬勃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