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至25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中共赤峰市委员会宣传部承办,赤峰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州市文化馆、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的北疆文化神州行——乌兰牧骑福州站巡演精彩纷呈,悠扬的草原天籁与独特民族风情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赢得福州市民热烈欢迎与广泛赞誉。
纪念演出在福州市文化馆百姓大舞台隆重上演,通过一系列精品节目展现乌兰牧骑六十载艺术传承。情景歌舞《我们是红色文艺轻骑兵》与男女声四重唱《党旗》相得益彰,展现了乌兰牧骑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莫尼山》《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歌曲联袂呈现,用深情的旋律描绘出草原的辽阔壮美;充满民族特色的节目成为最大亮点,顶碗舞《圆之梦》高难度的平衡技巧令人惊叹,马头琴与呼麦《英雄格斯尔》将苍凉的琴声与神秘的喉音完美融合,长调民歌《珠瑟莱》则如天籁般回荡在晋安湖畔;《火红的萨日朗》《一曲相送》等节目洋溢着热烈欢快气息。这些承载着草原文化精髓的表演,让观众沉浸其中。热情的内蒙同胞还邀请市民朋友上台,现场教学充满民族风情的舞蹈,欢乐的氛围感染全场。最后,象征民族团结的舞蹈《石榴情》和全场齐唱的《歌唱祖国》,将演出推向高潮,观众自发起立,与演员一同高歌,激昂的歌声在舞台上空久久回荡。
演出结束后,两地互赠文化福礼:内蒙古方面赠送的“中华第一龙”玉龙造型礼器,承载着草原文明的深厚底蕴;福州回赠的脱胎漆器,凝聚闽都千年技艺精髓。这一赠一还间,完成了两地文化的深情对话。
除了纪念演出,乌兰牧骑还走进福州的历史街区,实现了草原文化与闽都古韵的深度对话。三坊七巷的街头快闪别开生面,顶碗舞在古街巷弄间绽放异彩,马头琴声在百年坊巷中悠扬回荡,观众品味着来自草原的文化艺术,与演员们热情对唱,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上下杭古厝的文化惠民演出更是独具韵味,长调民歌与百年古厝相映成趣,蒙古舞蹈与青砖黛瓦相得益彰,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赏,不少人随着音乐节奏轻轻摇摆,用手机记录下这南北文化交融的珍贵瞬间。
多年来,乌兰牧骑这面全国文艺战线上的旗帜,坚持用歌舞传递情谊、用艺术沟通心灵,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此次乌兰牧骑福州之行,不仅是一次艺术的交流,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对话,让草原文化以更亲切、更生动的方式走进福州市民的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